首页 >> 资讯 >> 成功事例  >>正文
红薯苗子论棵卖
【字体: 】【2018年07月20日】【责任编辑:萍萍】【阅读:19303 次】

    “你拿了501棵红薯苗,7分钱一棵,收你35块钱……”仲夏时节,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茶东自然村贫困户于伟在自家地头,按棵卖起了红薯苗。农村卖红薯苗,见过论斤卖的,见过论捆卖的,还没见过论棵卖的。这是咋回事呢?

  今年54岁的于伟是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茶东队村民,初中文化,家有6口人,妻子和大儿子均属于智力残疾,还有一个6岁的孙女。“那时候的日子真很苦!挣得都不够吃的。”说起过去的生活,老于都不愿意回忆。因为家里孩子多,加之妻子残疾,老于不放心让妻子照顾孩子,就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家庭。一个男人既要外出劳作,还要照顾家里,虽然很辛苦,但终究力不能及,生活依然艰难。

  为帮助老于尽快脱贫,村干部找到本村常年外出打工的刘怀真和柳丙忠,让他们把自己顾不得打理的承包地,流转给老于。在村干部的建议下,于伟去年租了几亩地,种了3亩地马铃薯。收获后,除去种子、化肥、地膜等成本,按市价每斤0.7元计算,每亩地净赚了1000元。另外,还获得政府种植补贴3000元。

  尝到了发展甜头,于伟的干劲更大了,加上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2017年他家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的收入也不会少了!”谈及未来,老于信心满满地说,“我种了3亩地马铃薯,亩均可赚1000多元,加上政府补贴给俺的2000元,总收入不低于5000多元。”老于掰着手指头算起了今年的“进账”。今年,老于除了种3亩马铃薯外,还种了6亩多小麦,能收入三四千元。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常州织布厂上班,每人每月能挣3000多元……

  这些还不是他最“自豪”地方,老于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这一亩半地的红薯苗。“这是我引进的新一代国审品种,脱毒红薯新品种,皮色深红,肉色特白,三斤能晒一斤红薯干子;淀粉含量高,且淀粉质量好,特优特白;产量也高,亩产一般在万斤以上。”老于介绍说,今年春天,他引进了红薯新品种“商薯19”,育了1.5亩的红薯苗。“提前交钱预订的每棵7分钱,不是预订的每棵一毛钱。这么多红薯苗,我至少能赚7000块钱以上。”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任秉文 桑艳 峰 )

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承办:安徽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皖ICP备05001370号 不良信息举报
总机电话:0551-62290194/455/457 客服电话:0551-62290365 传 真:62290199
E-mail:ahnw@ah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