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成功事例  >>正文
种植黑木耳 迈上脱贫路
【字体: 】【2020年08月19日】【责任编辑:睡狮】【阅读:8410 次】

  黄山区太平湖镇有位年过半百的脱贫户,在扶贫工作队支持下种植黑木耳,走上发展特色农业之路,通过3年努力,终于摆脱了贫困。他就是汪王岭村村民戴礼荣。

  汪王岭是太平湖镇唯一以林茶生产为主的小山村,只是交通不太方便。戴礼荣一家3口人,妻子体弱,为照顾妻子,不能外出务工。2014年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在别人家来说是件大喜之事,对他来说压力更大。村里将他家纳入到建档立卡扶贫户。面对贫困,他不愿向命运低头,2016年和一个亲戚合伙各投入15000元种植了12000棒黑木耳,由于技术不过关,没能掌握菌棒发酵要领,30%菌棒被烧坏。一年忙下来,本钱都没收回。2017年那个亲戚选择了退出,他也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区委组织部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他家,实行‘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建议他利用汪王岭村的林业资源的优势,坚持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让他参加了职业技能民生工程培训,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重整旗鼓再出发。扶贫工作队帮他申报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他又从农商行贷了1万元,再次试种6000棒黑木耳。还从石台县请了一个师傅,用1个月时间,指导装袋制棒、接种灭菌、发酵翻堆等技术活。至2018年4月生产结束,收干黑木耳1700多斤,销售收入近5万元,除去成本,净收入36000多元。

  为支持他扩大生产,扶贫工作队又安排产业扶贫资金4000元,村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帮他对接相关部门,解决了5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家里购置了木屑粉碎机、菌棒装箱机、建起了两间共120平方的菌棒发酵室。从2019年开始,他家年产干黑木耳7000斤左右,纯收入15万元。尤为可喜的是女儿高校毕业,当上了人民教师,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彻底告别了贫困。当地有7户人家和他一样,通过种植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孙国钧、项俊 )

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承办:安徽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皖ICP备05001370号 不良信息举报
总机电话:0551-62290194/455/457 客服电话:0551-62290365 传 真:62290199
E-mail:ahnw@ah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