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分析预测  >>正文
恢复生产 稻谷托市价蕴含着无形的活力
【字体: 】【2024年03月05日】【责任编辑:泽原】【阅读:670 次】

  新一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如何确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与去年同样的答案,即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3月1日,四部门发布通知,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国务院批准,202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7元、129元和131元。

  与上年比较,只有早籼稻继续提高1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持续提价,自有其因。一是增产潜力在。这几年,全国早籼稻在2800万吨的低水平徘徊,无论是与史上最高产量,还是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前较高产量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增加双季稻面积、恢复早籼稻生产,潜力是明摆着的。提价1元,既是动力,也能带来活力。二是市场需求在。早籼稻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水稻的特殊用途,譬如米粉用粮、储备用粮,这是其他非早籼稻品种不可比拟的。三是提价空间在。早籼稻看似连续5年提价,累计每斤提价7分,但与最高时的10年前的1.35元还有8分的差距。综合考虑水稻生产成本、稻谷品种差别、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200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这种安排,符合一号文件“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的精神。

  这么多年来,最低收购价的重要作用还是托底。当稻谷市场收购价格连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启动托市价则能在市场价格下滑时保护粮农种粮的基本利益,不启动则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农民多增收。2023年,在稻谷主产区,据有关部门对稻谷市价的监测,自当年12月6日起,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不启动的广大地区,其市场价格在托市价之上,这对农民而言是一件好事。

  终结粮食统购制度以来的近40年,后半期一直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尽管对这一制度有过讨论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议论,但没有找到比实施最低收购价更好的办法,表明最低收购价制度仍是目前较好的粮食收购制度。

  最低收购价的起始之年,正是我国粮食产量改革开放后一度跌至谷底后的起飞之年;最低收购价得以长期实行,得益于之后的整整20年的粮食丰产。具体说来,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65亿吨,增长61.5%,其中小麦产量近18年连续保持在1亿吨以上,稻谷、玉米产量近13年均连续保持在2亿吨以上。没有一定量的粮食特别是谷物维持市场,最低收购价便会失去物质基础和运转动力。由是观之,粮食生产量的支撑作用毋容置疑。

  粮食产销的未来走向引人注目,而政策的指向非常清晰。稻谷播种面积恢复到早些年的3000万公顷以上的水平,还有一两百万公顷的空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中央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并通过稳面积、提单产,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6.5亿吨以上,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现行政策性收购框架的动力和基础。

  ( 来源:粮油市场报 )

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承办:安徽省气象局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皖ICP备05001370号 不良信息举报
总机电话:0551-62290194/455/457 客服电话:0551-62290365 传 真:62290199
E-mail:ahnw@ah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