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创业之路  正文
创业路上的回乡大学生
【字体: 】【2016年09月02日】【责任编辑:清风】【阅读:791 次】

     ——记定远县池河镇池阳回民村村民 岳喜正

    “家穷出名、孝顺出名、创业出名”这是定远县池河镇池阳回民村民对回乡创业贫困大学生最高褒奖。他就是有着130多头等待出栏的肥猪,上窜下跳的500多只土鸡的主人——岳喜正。

    说起家穷。岳喜正这样描述,父母都60多岁的人,虽然在农村年纪不算大,但老俩人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吃药。家里有12亩地,因缺劳力,全靠雇人做,除去成本,一年的收入不够老俩人看病吃药,还要负担在外读大学的妹妹,因此,家里欠下几万元。

    说到孝顺,憨厚的岳喜正笑了笑。2004年他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合肥打拼了3年,收入也足以养家糊口,但他不满足,展转南京和常州5年寻找他的梦想与未来。然而家里隔三差五的电话,却让他无心工作,多病的父母、高龄的奶奶需要照顾。岳喜正展转反侧,夜不能寐,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决定辞职回乡照顾父母,与他一起在外打拼的爱人知晓此事,一百个不同意,倔强的岳喜正最终还是递交了辞职信。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日子苦一点,但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2012年4月当岳喜正与爱人背着行囊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父母却反悔了,只是希望他常回来看看,并不想让他守候在自己的身边。岳喜正简要地跟父母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老实巴交的父母再也没有说别的,只是跟他说创业不容易,到时你会后悔的。

    提起创业,艰辛与喜悦交织在岳喜正的脸上。回乡后,左邻右舍风言风语,家乡人纷纷都往外走,这孩子眼睁着往刺窝里钻,就连亲朋好友也不理解,岳喜正并没去理会。

    生猪养殖几年来的大起大落,市场行情不稳,众多养猪户经不住抗击打,纷纷另辟蹊径,另起炉灶。自己对养猪业一窍不通,如何在养猪方面成就未来,此时的岳喜正心中没有一点底,他潜意识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有一条充满风险的路。

    岳喜正横下一条心,把几年打拼来的一点积蓄全部拿出来,并东拼西凑,投资了10万多元,兴建猪舍、鸡棚,买了50头小猪娃和1200余只鸡,岳喜正每天精心呵护着这群可爱的猪娃和鸡宝宝。不懂养殖技术,白天走访周围养殖户,拜师学艺,虚心请教;晚上在电脑上搜索养殖经验,从饲养的注意事项、疫情防治逐条逐对照,生怕猪娃、鸡宝宝有任何闪失。猪一天天地长大,鸡也活蹦乱跳,岳喜正兴奋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3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小猪娃个个长到200多斤,鸡宝宝也一个个长到3斤多。但市场却跟岳喜正开了一个大玩笑,当年生猪价格才6元多一点,岳喜正一算账,心都凉到了脚板心。除去养鸡赚的2万元赔进去和先前投的几万不算,仅饲料这一块,就亏了近5万元。这对本来就债台高筑的贫困家庭来,无疑是雪上加霜。岳喜正坐卧不安,魂不守舍,人憔悴了许多,也正印证了当初父亲告诫。

    老实巴交的父母看到儿子瘦了许多,整天心神不定,暗地也默默地落泪,但在儿子面前从不说一句报怨的话,仍然支持儿子。老父亲语重心长对岳喜正说:“任何事没有一帆风顺的,跌倒了再爬起,没有过不去的坎。”父亲的简短朴实的鼓励,坚定岳喜正信心。
 
    继续养猪却没有了资金,岳喜正一筹莫展。老父亲瞒着儿子走村串户托亲靠友,借来了10万元,交到岳喜正的手里,岳喜正热泪盈眶,此时他才真正感受到父爱如山。

    重新购买100头猪娃,岳喜正更加小心呵护,为了照顾好这群猪娃娃,把床铺搬到猪舍,夜里有时要起来两三遍,看看猪宝宝的动静。经过几个月的打拼,岳喜正人瘦了一圈,小猪娃们一个个膘肥体壮。俗话说:机遇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00头猪净赚近10万元,500余只成品母鸡每天下150多个鸡蛋,正宗农家土鸡蛋被慕名而来的客户抢购一空。岳喜正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也让他从此看到了创业成功曙光。

    在扶贫帮困中,岳喜正一家被列入贫困对象户。让他兴奋地是他家的帮扶责任人是县人大常委主任李国才。李主任多次上门与岳喜正亲切交谈,对他家目前的困难和眼前需求以及下一步如何打算?李国才主任都一一记在帮扶手册上,并鼓励岳喜正克服目前的困难,商讨下步的脱贫计划。李主任也多次要求县农委、池河镇、池阳回民村给予高度关注,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给予支持。在镇村的帮助下,岳喜正争取到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为下步发展注入活力。

    岳喜正在接受采访时说,下一步将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向现代养猪场发展同时,将鸡蛋注册成绿色商标,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正宗无污染、绿色的农家特产。问及今年能否脱贫,岳喜正胸有成竹地说一定能,否则,就辜负县领导和镇村对我们家的期望。

( 来源:定远县池河镇信息站  作者:陈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