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吴文革:问“稻”三十余载,只为稻花香
【字体: 】【2023年10月17日】【责任编辑:于梅】【阅读:18334 次】

  “吴老师十分热爱水稻事业,甚至可以说是痴迷。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每年的五一、十一长假,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度过。”提起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吴文革,他的同事充满敬意。

  出身于农家的吴文革,凭借对农业的热爱,高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1991年来到省农业科学院开启水稻科研以来,他根据我省不同时期粮食(水稻)生产发展中的难题与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

  对于吴文革和他的团队成员来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科研生活,早已是家常便饭。

  “水稻科研,特别是大田栽培技术研究,公益性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吴文革介绍,做水稻科研既要能深潜一线,调研明确技术问题、确立攻关方向;还要能吃得苦,在高温季节下得了田,观察、采集数据;更要耐得住寂寞,甘坐实验室的冷板凳,与枯燥的数据对话,总结出真知灼见,凝练创新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文革带领他的团队成员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建立生育进程、群体动态、栽培技术“三定量”为核心的栽培技术;创立南方杂交水稻机插平衡栽培理论与技术;创建江淮稻-麦周年抗逆丰产绿色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创新南方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研发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水稻机插测深简化减量施肥新技术……

  截至2022年底,吴文革团队的6项技术成果先后入选部、省主推技术,已累计推广1亿多亩,为农民增加收入30多亿元。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吴文革深知农民的不易,知道只有科学种田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百姓收入。潜心稻作科技32年,他在紧抓科研的同时,更是真情实意地为农民做技术服务工作。

  自2006年开始,作为国家粮丰技术骨干和安徽省“粮丰科技特派员”,吴文革主动要求对接望江县,带着粮丰项目示范任务和他的研究团队,联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安庆市、望江县两级技术骨干,研究制定了望江县水稻节水节肥丰产增效技术示范方案。

  为了尽可能多地向农民普及技术,吴文革带领团队在安徽各地开展水稻种植的研讨、培训及现场观摩会等,把讲台搬到了服务基层的第一线。每年培训农技员和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

  近年来,吴文革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四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

  问“稻”三十余载,只为稻花香。如今,为了事业和理想,他仍一如既往地深潜一线,带领团队开启“智慧稻作”新领域。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鹿嘉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