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新季小麦收购持续推进,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月底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粮超600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左右,收购数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并且8月又有新开小麦增储库点。然而面粉和贸易企业心态相对谨慎,随采随用为主,并未大规模备货,因此小麦价格稳中偏弱,至月末全国小麦均价报2483元/吨,较上月下跌15元/吨。随着基层收购的快速推进,基层余粮逐步下降,叠加下半年通常是产品消费旺季,9月份面粉及贸易企业采购心态是否迎来转变,同时天气情况是否会让玉米减产坐实,从而带动饲料企业增加小麦采购,需要持续关注。
政策收储再次加码,稳定市场仍是核心
8月,中储粮河南、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分公司均公布新增2024年小麦收储库点,至目前中储粮本季累计启动增储收购库点已经接近400个,收储力度相当可观。在此支撑下,全国小麦价格均呈现小幅震荡、整体稳定的走势。普通小麦方面,目前江苏徐州面粉厂收购价格报2490元/吨,山东地区面粉厂收购价格报2440元/吨,均较上月下跌30元/吨;河南地区报2480元/吨左右,河北地区面粉企业收购价2450元/吨左右,均较上月下跌10~2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报2490元/吨,保持稳定。优质小麦方面,河南地区“新麦26”就厂收购价维持在2800元/吨附近,保持稳定。
虽然政策收储力度较大,但根据通常规律研判,政策收储核心目的在于稳定价格保障农民收益,而非抬升价格,并且目前仍有年份较久的托市粮尚在库中需要后续挂拍,受此影响,市场主体并未跟随政策收储而加大自身备货量。
然而随着政策收储的推进,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信息,当前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小麦收购已近尾声,河北、山东、陕西、新疆收购进度七至八成。因此不少市场主体开始担心后续基层余粮是否充足,目前已在观望是否要开始增加备货。如果市场用粮主体集中备货,则很有可能带起一波强势行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价格反弹较高、较快,则调控方面极有可能暂停新粮收储转而开始拍卖陈粮,保障“稳”字当头的核心目标。
宏观消费增速微降,小麦产品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活跃情况直接关系着面粉消费,面粉消费的热情则对应加工企业小麦采购积极性。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宏观消费数据,与面粉消费直接相关的社会消费和餐饮消费方面,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月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4403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726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餐饮收入30647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宏观消费数据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市场消费仍需提振,也印证了当前面粉企业并不愿加大小麦采购的原因。
8月份开学采购等因素刺激下,面粉企业加工产品价格略有好转,但由于玉米价格疲软,饲料相关的麸皮等产品价格下行,粉企整体盈利依然不够理想。具体产品价格方面,截至8月末,河南郑州面粉出厂价格报2890元/吨,较上月上涨10元/吨左右;郑州地区次粉出厂价格2210元/吨,较上月上涨40元/吨;郑州地区麸皮出厂价格1450元/吨,较上月下跌50元/吨左右。进入9月份之后,随着天气转凉,面粉等消费有望好转,并且“十一”假期临近,假期采购也有望阶段性支撑小麦产品价格,从而利好小麦采购。
小麦进口压力有望减轻
由于近几年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等因素,为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从2020年起我国明显加大了小麦进口力度,并且由于2023年“烂场雨”袭扰夏收,部分小麦受损,因此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小麦进口力度,今年1~7月我国进口小麦1008万吨,已达到去年全年的83.4%,进口力度之强可见一斑。然而由于2024年我国小麦出现历史级别丰产,因此当前进口小麦反而对维持国内麦价稳定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目前从多方面了解的信息显示,有关方面已经高度关注相关问题,并采取了应对措施,预计下半年小麦进口量有望明显下降,对国内麦价压制有望明显减轻。
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小麦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将2024/202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较上月上调了210万吨,至7.98亿吨,刷新历史纪录。主要原因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澳大利亚的产量增加,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产量减少。虽然由于欧盟、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的饲料使用量增加,美国农业部同样对全球小麦消费量进行了上调,达到创纪录的8.04亿吨。但由于上一年度全球结转小麦库存有2.6亿吨之多,总体供应方面依然较为宽裕,新产叠加上年度结转,预计2024/2025年度全球小麦供应量将达到约10.6亿吨,2024/2025年度全球小麦结余仍将达到2.57亿吨水平。
综上所述,8月政策收储风向继续主导国内小麦走势,市场方面观望气氛浓厚,基层余粮减少、进口收紧等相关利多消息也在不断挑动市场情绪。后续随着“十一”长假临近,阶段性采购支撑,叠加下半年消费通常好于上半年,如果企业增加备货,持续低位徘徊的小麦价格存在反弹可能,尤其是如果新季玉米生长受到不利影响,玉米价格也出现上涨,因素叠加之下确有可能出现一波较强行情。但考虑到目前仍有充足的储备小麦在库,有能力限制麦价上涨空间,单纯囤粮博后市的意义有限。而储备投放的时间节点又存在一定的不确性,对于用粮企业则建议适当备货、保障安全生产库存较为稳妥。
( 来源:粮油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