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安徽按下气象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时间:2020-06-28
6月6日,安徽小麦收获全面结束,金黄色的麦穗装满了一辆又一辆卡车,装载着农民的希望驶向远方。 今年,安徽小麦获得了大丰收,机收质量好、损失率低,粮食安全与农民生活都得到进一步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气象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我们将全力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共安全、防汛抗旱等气象保障服务,特别是在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本民生方面,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安徽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雯告诉记者,谋划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年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科技创新 谋划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 6月2日,安徽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此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安徽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发展、更好保障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和服务民生的务实举措。安徽省气象局正加强与省直各部门沟通协调与合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尽早发挥效益。 围绕监测精密,安徽推进智能观测业务,开展皖北强对流协同观测和云参数探测系统观测试验,完成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系统、冻土自动观测等建设;围绕预报精准,发展智能预报业务,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全省0至10天短临与中短期融合的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库,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研究,加强极端性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研究,建立雷电、大风、冰雹逐10分钟预报产品;围绕服务精细,加强智慧气象服务,强化精细化预报产品应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进“惠农气象”和森林防火、电力等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升级;围绕业务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建成由气象业务云平台和气象大数据平台组成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共享。 瞄准中国气象局观测自动化战略,安徽组建团队实施技术攻关,突破干扰光信号大面积抑制等关键技术瓶颈,先后取得十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率先建成能见度仪检测实验室和降水现象仪检测实验室,填补了新型光学观测仪器计量检定的空白。 为推进成果转化应用,省气象局认真谋划落实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举措,对接相关部门和高校院所,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型业务科技攻关。今年4月,主动对接省科学技术厅,统筹优化气象创新环境,将气象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任务纳入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优先主题,谋划设立大气环境探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大气环境立体探测试验大科学装置、合肥智慧农业谷等重大项目中加强合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继续推动新型气象探测装备研发和市级智慧气象服务技术试点建设。同时,联合业务科研单位,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寿县野外试验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谋划第二轮淮河流域观测试验;推进重点攻关项目研究和重点业务项目建设,建立省市两级协同的研究型业务机制;完成高速公路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优化工程,探索道路、轨道、航空、航运立体交通气象服务体系。 聚焦能力提升 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至6月6日安徽小麦收获全面结束,今年较往年提前5天完成了抢收任务。 早在5月16日,安徽省气象局就已发布服务方案,从扎实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积极开展“直通式”农机手信息服务等五方面,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全力做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 “从今天起至23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请抓住晴好天气做好油菜和小麦收晒工作。”5月18日,省气象台多渠道发布这一消息,一如既往地为安徽大面积机收作业护航。 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安徽全面加强气象服务供给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紧紧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美丽淮河”目标,启动淮河生态经济带气象保障服务规划编制;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作业纳入省绿色发展行动工作要点,地方拨付大气污染防治经费2000万元;建立气候宜居的综合指标体系,开展城市气候生态宜居评估服务,推进卫星遥感业务能力建设,拓展卫星遥感产品应用,空气洁净度、舒适度、清新度三项指标纳入省绿色发展监测体系;农产品品质溯源评价、综合气候变化评估、旅游气候资源挖掘等纳入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保障的综合效益。 此外,省气象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聚焦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进省农业气象联合重点实验室建设,探索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农村气候资源挖掘、农产品品牌提升”三项行动,推进清洁能源扶贫工作。 完善机制建设 支撑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安徽省气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协助省领导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紧盯关键区域,省局党组成员分组带队赴沿淮、沿江各市县检查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工作;强化面向省委、省政府和重点行业的决策服务能力建设,省局党组3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实况数据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应用,优化服务流程,切实将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能力,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省气象局加强与中国气象局“十百千”计划衔接,统一规划实施安徽气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与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互派优秀青年干部、专家赴关键岗位锻炼,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推动气象与地方政府部门协作融合;选派高层次人才前往市级气象部门指导解决基层业务科研技术难题,带动基层人才快速成长。 通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省气象局进一步加快观测业务体制改革,优化岗位职能,推动观测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监管”切实增强防雷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建立完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性行业气象服务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气象服务机制建设,持续支持气象产业发展;完善法治保障,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效能,加快气象标准应用题库建设和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智慧气象、气候资源利用等领域标准的制定;开展“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谋划好“十四五”重大工程布局,推动重点工程立项。 (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王兵、吴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