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防治预报

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字体: 】【2024年04月02日】【责任编辑:泡泡】【阅读:31214 次】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有关省级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9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2亿亩次,虫害发生3.7亿亩次。中后期发生面积约占全年发生面积的85%。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茎基腐病在黄淮麦区偏重发生。纹枯病在江淮、黄淮海等部分麦区偏重发生。条锈病在江汉平原、黄淮南部和关中西部偏重发生。蚜虫在全国大部麦区偏重发生。

  发生趋势

  (一)病害

  赤霉病总体偏重流行,湖北江汉平原和鄂东局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浙江北部及河南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陕西关中中东部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或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小麦扬花初期为初次药剂预防适期,需预防控制面积2.5亿亩次以上。

  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湖北江汉流域、陕西南部和关中西部、河南南部、甘肃南部、新疆伊犁河谷等局部麦区偏重发生,四川盆地、河南中部、安徽中西部、山东西南部、贵州西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部等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发生盛期,长江中下游为4月上中旬,黄淮和华北南部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西北麦区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茎基腐病总体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淮、华北麦区;预计发生面积6000万亩。返青至拔节期是防治关键期。

  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安徽和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等地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其他大部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返青至拔节期是防治关键期。

  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江苏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和北部偏重发生,其他大部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发生盛期,西南麦区为4月上中旬,江汉和江淮麦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黄淮麦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华北和西北麦区为5月份。

  叶锈病在大部麦区偏轻发生,黄淮北部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00万亩。根腐病、全蚀病、叶枯病等病害在黄淮和华北的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

  (二)虫害

  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华北麦区局部有大发生风险;预计发生面积2.0亿亩次。为害盛期,江淮北部和黄淮麦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和西北麦区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在江淮、黄淮和华北麦区、西北地区中东部麦区;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

  其他虫害预计发生面积7500万亩,总体为偏轻发生。其中,地下害虫在西北和华北麦区发生4000万亩;麦叶蜂在华北麦区发生1500万亩;一代粘虫、吸浆虫、土蝗等害虫在部分麦区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

  预报依据

  图片

  (一)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菌源分布广、基数大,条锈病在桥梁地区始见偏早

  赤霉病目前仅在四川省零星见病,江淮黄淮麦区田间秸秆存量大,菌源充足。稻桩平均株带菌率,四川、重庆为2.9%—5.4%,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为1.3%—9.8%;玉米秸秆平均株带菌率,湖北、河南、安徽、陕西为0.2%—19.6%,满足0.1%的大流行菌源条件。

  条锈病目前在西南、西北和江淮麦区偏轻发生。截至3月29日,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湖北、重庆、甘肃、河南、安徽、新疆等10省份241个县(市、区)见病,同比增加19个县,发生面积138.5万亩,同比减少17.5%,比2018—2022年均值减少78.6%。陕西、河南、新疆见病比一般年份偏早3—30天。

  茎基腐病目前在江淮、黄淮、华北麦区发生面积1701.6万亩,同比增加46.9%。江淮、黄淮麦区前期普遍见病,平均病株率,陕西、山东为2.2%—4.5%,高于2023年同期(0.8%—3.9%);河北、山西、河南为1.2%—2.3%,略低于2023年同期(1.3%—3.6%);湖北、安徽、江苏为0.1%—1.3%,而2023年同期仅为零星见病。

  纹枯病目前在江淮、黄淮、华北麦区发生面积6339.8万亩,同比增加11.7%,比2018—2022年均值减少11.7%。江淮西部和黄淮大部病情偏重,平均病株率,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山东为1.5%—8.2%,高于2023年同期;江苏为1.9%,山西、河北为1.5%—1.7%,低于2023年同期。

  白粉病目前在西南、江汉、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面积287.6万亩,同比减少27.5%,比2018—2022年均值减少45.7%。西南局部麦区发生较重,平均病叶率,西南麦区为2.8%—23%,高于2023年同期(1.6%—13%);陕西、甘肃为0.1%—0.3%,山西为1.4%,湖北为1.3%,江淮、黄淮大部平均病叶率0.1%以下,均低于2023年同期。

  蚜虫目前在各大麦区发生面积1441.0万亩次,同比减少50.3%,比2018—2022年均值减少54.3%。西南、西北局部麦区虫量偏高,平均百株蚜量,西南麦区为165—360头,甘肃、陕西为9—25头,略高于2023年同期,低于常年同期;其余大部麦区为1.5—11头,低于2023年和常年同期。

  麦蜘蛛目前在各大麦区发生面积3640.9万亩次,同比减少27.8%,比2018—2022年均值减少28.7%。平均每尺单行螨量,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为19—48头,其中陕西28头,略高于2023年同期,其余大部麦区虫量偏低。

  (二)小麦栽培和管理措施及品种抗性对病虫发生有利

  秋播以来冬小麦主产区肥水条件好、苗情好于常年,但是大部麦区田间群体过大、郁蔽程度高,有利于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部分地区晚播导致生育期不整齐,田间抽穗扬花期延长、灌浆成熟期不一致,有利于赤霉病等病害的持续反复侵染以及蚜虫、蜘蛛等虫害的辗转危害。

  各麦区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综合抗性普遍较差。

  (三)天气条件有利于中后期病虫害发生

  据气象部门监测,3月下旬,华北、黄淮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出现明显降水,田间湿度普遍偏大,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土壤过湿比例超过50%,对赤霉病菌发育和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的侵染扩展十分有利。预计4月份,大部麦区气温偏高,江淮、江汉东部、黄淮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流行,且遭遇连阴雨天气的几率大、赤霉病重发风险高;黄淮北部和华北降水偏少,有利于蚜虫、麦蜘蛛种群积累上升。5月份,大部麦区气温偏高,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麦区降水偏多,赤霉病暴发和毒素污染风险高;黄淮北部和华北麦区降水偏少,有利于穗期蚜虫发生危害。

  (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