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农事讲座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字体: 】【2002年04月04日】【责任编辑:】【阅读:2539 次】
近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气候条件的影响,白粉病大量发生,导致小麦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1、 发生条件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以闭囊壳越大,以菌丝体在 冬麦苗上越冬。对温度、湿度较为敏感。黄淮麦区冬前气温偏低,病害不易发生。次年初春,温度回升至12度时,病苗即发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环境温度适宜(15~20摄氏度),湿度70%以上时,极易造成病害流行。 2、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在叶面形成分散的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联

小麦白粉病
合呈椭圆形霉珏,严重时可覆盖叶面大部或全部,霉层厚度1毫米左右,初为白粉状,后变为灰色,至褐灰色。受害叶面早期变黄、发枯,病株矮小,重者不能成穗。 3、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防止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群体透光通风下良,抗病力下降。及时排灌,做到不渍不旱,植株生长健壮。用干种子重量0.03%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孕穗至抽穗期,亩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6%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千克喷雾,一般要喷2次间隔10天,防治效果达90%左右。 近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气候条件的影响,白粉病大量发生,导致小麦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