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从烧窑工到种粮大户要几步
【字体: 】【2024年05月08日】【责任编辑:泽原】【阅读:351 次】

1.2.jpg

5月6日,戴廷华在田间作业。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多云

  初夏的皖北农村,舒适而静谧。微风拂过青翠的麦田,笔直的麦子长势正好,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和希望。5月6日,安徽日报“寻梦和美乡村”全媒体报道组来到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

  “三拐子哥,麦子长得不赖。”戴尧村支书戴同阳和正在麦田里喷洒农药的黝黑男人亲切打招呼。

  这个被称为“三拐子”的男人叫戴廷华,63岁,是当地的一名种粮大户。

  在戴尧村,乡亲间都称呼对方小名,既俏皮又亲切。“拐”,在亳州方言里有“倔”“犟”的意思。

  老戴真的算“拐”的。他有好几个身份:窑工、窑厂老板、全村最大的种粮大户。

  上世纪80年代,戴尧村以烧窑为生,一年只有半年粮,老百姓没有致富门路,被列为贫困村。

  当时,戴廷华为了吃饱饭,20多岁就进了窑厂里当窑工,靠出卖力气谋生。

  “烧窑,太苦啦。”回忆当年的经历,戴廷华露出他满是伤痕的脚。

  烧窑工,被人称作“窑黑子”,长期在高温下工作,浑身上下被熏得像黑炭一样。一次,戴廷华不慎掉进烧窑里,高温烧得他双脚剧痛,求生的本能让他用头拼命顶烟囱,最终顶塌了烟囱才捡回一条命,头上缝了12针。

  倔强的戴廷华,不甘心一辈子当窑工,他不顾家人反对,贷款买了烧窑机器,当起了窑厂老板。

  2006年前后,当地对涡河清淤,关停了村子里所有的窑厂。戴廷华思考再三,决定转型,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种地。

  “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种粮食是俺感到最踏实的事儿。”刚开始,戴廷华“小步快走”,只承包三四十亩地,后来越做越大,买了一套机械设备,种植面积有600多亩,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一跃成为村子里第一大户,每年能挣上三四十万元。

  如今的“三拐子”,行走在麦浪之间,一副“专业农民”的架势。他很好学,很多种植技术,是在农技站学的,每次去培训,都能学到新知识。

  再过一个月,就是夏收,戴廷华的合作社已有2部大拖拉机、2部收割机等器械,不用雇人,光靠儿子和媳妇,一家人就能收麦子。

  随着村子里窑厂的关闭,村名也从“戴窑”改为“戴尧”,这一字之差,映射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思想观念的转变、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变。

  “三拐子”戴廷华的改行,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转型发展的缩影。“窑”变“尧”,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

  “还是种粮好啊!”戴廷华望着他的几百亩麦田感慨地说,“民以食为天,俺也为粮食安全作了贡献,特别有成就感,踏实充实。”

  在当地,还有许多像戴廷华一样的人,用皖北人身上的那股倔强,闯出了一片天,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王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