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东至:靶向发力壮大“绿色经济”
【字体: 】【2023年12月09日】【责任编辑:于梅】【阅读:337 次】

  眼下,正是油茶采收与加工的忙季。东至县龙泉镇、木塔乡、东流镇、洋湖镇等地的油茶种植基地“丰”景喜人,农户房前空地上晒满了刚刚采摘下来的油茶果;加工企业购进原料、开机加工,一派繁忙景象。

  出台政策靶向发力

  东至县地处长江南岸,跨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森林覆盖率达58.7%,拥有得天独厚的油茶生长环境,产出的油茶质量也高。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可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50年以上,经济价值高,被称为‘绿色油库’;油茶林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东至县委副书记、县长唐礼虎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油茶产业,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努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

  注重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今年该县出台高“含金量”的《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加快油茶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统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增加县级财政预算,对油茶造林、苗木生产、油茶加工企业及农户进行奖补,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县政府每年安排全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油茶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收益期长的产业。但前期投入较大,从幼苗到盛果期需要5至8年的时间,这期间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资金的使用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户和企业进军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政企携起手来,有利于化解这方面问题。”东至县有机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根发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公司在东流镇建设1350亩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购进优质油茶苗14.85万棵,并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该项目总投资1133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85万元,企业自筹848万元。

  高标准打造油茶基地

  该县木塔乡地处皖赣交界,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十多年来,木塔乡以村集体油茶项目为引领,带动村民建立新油茶园8000余亩,复垦老油茶园3000余亩。

  木塔乡大田村建了400亩油茶示范园,还办了油茶合作社和油茶加工厂,注册了“稠树岭”油茶商标,带动村民发展油茶3000亩。“今年,全村油茶林半数已进入盛果期,油茶果产量约120万斤,产值预计可达400多万元。”大田村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群英说。

  同样位于皖赣交界的龙泉镇,也是东至县油茶大镇。“我镇积极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已种植油茶4000余亩,今年底计划新增种植面积810亩。同时,引进龙头企业,提升油茶加工能力。”龙泉镇镇长查介绍。

  瞄准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东至县通过大户带动和示范基地引领,推进高产油茶林新造和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目前,已培育新造林示范基地3个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基地4个;与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油茶科技研发中心,已引进专家团队1个,设立专家工作站16个。

  该县还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领军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行订单化、标准化种植。县乡村振兴集团与油茶加工企业联合,致力做强产业、助农增收,已与龙泉镇、洋湖镇、花园乡等乡镇签订油茶种植“订单”5000余亩。

  致力做强油茶精深加工

  在龙泉镇古楼村记者看到,村民或忙着采摘油茶果,或在房前晒场上晾晒、分拣油茶果。在该镇曹村工业园,专做油茶精深加工的池州徽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忙着购进原料,为开机加工做准备。

  “这几天正收购油茶果,已入库25万斤,剥壳晒干后的茶籽约4到5万斤。目前,引进的油茶精炼生产线已安装到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将大幅提升。”池州徽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告诉记者,按设计产能,公司可年产600吨毛油和300吨精炼油系列产品。

  东至县按照油茶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的不同需求,合理布局油茶精深加工厂。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建成油茶加工企业4家,购置先进的油茶加工设施设备10套,引进油茶籽加工生产线4条。

  “全县现有油茶林3.2万亩,油茶类经营主体有105家,已打造‘东至有礼’‘稠树岭’‘尧城老农’等知名油茶品牌。”唐礼虎表示,东至县将按照“优品质、扩规模、创品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科技驱动、龙头带动,聚力建设“皖南油茶名县”,推动油茶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冯长福、刘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