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安徽发布相关行动方案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
【字体: 】【2024年01月11日】【责任编辑:飞鱼】【阅读:502 次】

  到2025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基本形成。近日,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等21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称《方案》),提出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与粮食安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等十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行动,以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实现提前一年预测全省气候异常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大。

  资料显示,1961年以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为0.24℃/10年,入春和入夏明显提前,入秋和入冬明显推迟;暴雨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0.2天,高温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3.5天。未来一段时期我省的气候变化风险将逐步凸显。

  《方案》目标为,到2025年我省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到2030年各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我省将健全全覆盖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即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省气候异常。

  打造智慧水利及“千亿斤江淮粮仓”

  我省将建设多元共生、健康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大力推进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条生态廊道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1%,湿地保护率达到55%。

  《方案》要求,我省将持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打造互联互通、高度集成的智慧水利。到2025年,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

  为增强蓄水调节能力,我省将构建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加快引江济淮二期、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等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提高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2035年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0%。

  我省将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扩大优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到2025年力争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能力,到2025年全省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率降低到5%以内。

  探索建立人兽共患病的监测网络

  《方案》显示,我省将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案,厘清和识别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及脆弱人群,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气候敏感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监测网络和数据报告系统,提升重点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将考虑气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健康风险,建立针对气候敏感疾病的分级分层急救、治疗、护理与康复网络。依托安徽省立医院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支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加强省级医疗救援基地建设。

  根据要求,我省逐步实施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适应的城市、乡村、社区、重点场所(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行动,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人群的保健和营养指南。开展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

  针对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省还将探索开展气候变化对能源生产、运输、储存和分配的影响及风险评估。通过“气象+能源”信息深度融合,提升电力生产环节和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精度。

  适应气候变化也被要求融入城乡人居环境方面,《方案》要求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编制城市气候风险地图,考虑气候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城乡国土空间布局与功能。实施皖北“百镇提升行动”,完善小城镇功能,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城市要建设互联互通、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地系统,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内涝和重污染天气等问题。利用闲置土地等方式,建设小型户外活动空间,到2025年底,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

  《方案》还要求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网络,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老旧楼宇、建设工地、窨井盖、桥梁、地下空间等承灾体危险源的动态监控、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提升城市气候风险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 来源:安徽商报  作者:汪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