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基层一线  正文
舒城县干汊河镇朝阳村贫困户方武凤:志智双扶内生动力,依靠双手勤劳脱贫
【字体: 】【2019年09月02日】【责任编辑:萍萍】【阅读:315 次】

  现年55岁的方武凤是舒城县干汊河镇朝阳村张湾组贫困户,自从早年她丈夫不幸去世后,留下她和幼儿张本园孤儿寡母俩相依为命生活。当年她患腰椎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儿子幼小无劳动能力,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物品。

  2014年,随着党的扶贫政策吹拂农村大地,村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方武凤孤儿寡母俩生活困难后,及时安排将方武凤户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随后,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向她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帮助她制定脱贫措施、落实享受相关扶贫政策,鼓励她坚定脱贫信心。从此,她家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

  在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下,方武凤考虑到自己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就捉摸搞家庭养殖业,准备饲养土鸡和猪。可是发展养殖业,她又苦于手头无本钱。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得知此情后,立即帮助她获得30000元“户贷户用”小额信贷款。有了这笔贷款,她很快购买了160只土鸡苗和3头小猪仔,就和儿子搞起家庭养殖业。

  说起这几年搞养殖业,方武凤有说不完的话,“起初搞养殖业,我饲养的土鸡也死了不少,主要是因为我不懂防疫,一遇疫情就死鸡。之后,我向帮扶干部诉说了这个情况,帮扶干部帮我联系到畜牧技干和养鸡大户,让我向他们求教钻研学习养殖技术,了解掌握防疫知识。从此,我逐渐摸到了养殖防疫方面技术,养殖的鸡瘟死的就少了”。

  随后,方武凤在不断积累经验中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她精心饲养土鸡,由160只鸡发展到500多只,她还饲养3头猪。除了发展养殖业,她还伺弄起家中几分菜园地,在地里种植各类时鲜蔬菜,除自家食用外,多余的蔬菜用于喂鸡喂猪,也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近年来,在村里关心下,她还担任村里生态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期间帮助村里护林防火,也有了一份固定工资。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方武凤又鼓励儿子到县城去打工,家庭养殖的活都是自己一人扛起来,她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本来,儿子在家还可以帮她做点活,原来喂鸡的活都是儿子干,现在全压在她一个人肩上。但为了早点脱贫,她不感觉累,反而忙得更欢。遇农忙季节,本村种植大户需用工干田里农活,她还主动请求去帮忙一阵子,这样又能挣到一笔收入。

  由于近年来方武凤和儿子勤劳增收,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18年底,镇村干部走访她时,她高兴地算起了当年的家庭收支帐:当年她自己养鸡养猪加上给种植大户帮工收入可实现20000元毛收入,儿子打工收入可获10000元,再加上生态护林员工资收入6000元和政府给的低保金收入3000多元、光伏扶贫公益岗补贴收入600元,算起来她家当年总收入已近40000元,扣除当年各项开支 ,可获纯收入近20000元,已经实现脱贫目标。因此,她于当年底就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和儿子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在我发展养殖业时,政府给了我1600元养鸡补贴收入和1500元养猪补贴收入,还为我代缴了人均220元新农合参保金,帮助我报销治病费用4900多元。”方武凤激动地说起精准扶贫政策给她带来的好处。

  方武凤说:正是因为近年来党的扶贫政策帮助,我才有了脱贫信心和志气,我们都应该努力学习技术,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增收。

  方武凤户脱贫是干汊河镇众多脱贫群众的一个缩影。既要给贫困户“金子”,更要教会贫困户“点金术”。在脱贫攻坚中,干汊河镇始终致力于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来抓,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稳定脱贫。

( 来源:舒城县干汊镇政府 作者:卢贤傲、吴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