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基层一线  正文
蒙城县乐土镇认真破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
【字体: 】【2023年12月11日】【责任编辑:凯凯】【阅读:1018 次】

  近年来,乐土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乐土镇共有104家肉牛养殖户,其中适度规模养殖场8家,存栏2254头。畜牧业生产规模显著扩大,、生产方式逐步升级,发展理念有所转变。但在我们平原地区要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一是良种化程度不优。

  良种化程度不优是制约我们平原地区优质肉牛生产的最根本因素,良种不优导致肉牛长肉慢,牛肉质量差,饲养成本高。例如我镇96家散养户,存栏数量达938头。但大多品种都是当地普通品种,而这类牛是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和较小的体型,肉质粗糙且产量不高,与肉牛养殖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规模化、标准化不足。

  乐土镇目前肉牛养殖主要以个体农户养殖为主。分为分散养殖和小规模养殖。分散养殖由农户搭建牛舍,利用农作物秸秆与自制饲料混合进行饲养。从数量上看,一般能够承担饲养数大约为20头左右。小规模饲养,建设肉牛饲养生产基地,从数量上看,一般养殖50至150头。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大型养殖场。大量分散养殖户,采取的是传统的饲养方式,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规范的技术指导。其投放的饲料基本上都是农作物秸秆,缺乏钙、磷等肉牛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导致肉牛长得慢、体型小、效益较低。96家养殖户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三是深加工不强。

  目前乐土镇肉牛交易以售卖活牛为主。对肉牛及附加产品的深加工不足。养殖户效益较低。肉牛行业由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组成。我们只注重饲养,规范化和规模化深加工不强。由于深加工牛肉技术要求高,厂房建设,设备购置资金投入大,同时缺乏深加工肉牛的专业人才,制约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以上不利因素,乐土镇党委政府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认真破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完善繁育体系。

  肉牛的品种选择与繁育是提高肉牛养殖品质和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的品种与繁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通过品种间的杂交改良可大幅提升牛的品质和养殖效益。乐土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筹建肉牛良种繁育中心,设立种公牛站、品种改良中心,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以提高肉牛繁殖和品种改良。

  二是推进标准化养殖。

  乐土镇结合实际根据劳动力成本、秸秆资源优势、设施设备建设、环境状况综合考量,建设适度合理的规模养殖场,推进肉牛标准化养殖。以提高养殖效益。大力提倡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青储和黄储,提高肉牛的饲料转化效率,推广疫病防控先进技术,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推进标准化养殖要结合现代化、科学化的养殖观念,在规模养殖场配备相对齐全的设施设备。配备技术养殖人员,不断创新肉牛养殖产业链结构,优化管理制度,最大化利用当地秸秆资源,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积极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精深加工。

  肉牛的精深加工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养殖、加工、促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极大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为此,乐土镇积极筹建肉牛加工厂,引进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建立食品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打造“蒙城黄牛”标准化屠宰、精细化分割、规范化冰鲜肉配送,牛肉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努力实现从“卖肉牛”向“卖牛肉”的根本转变,不断发展肉牛深加工。做大做强“蒙城黄牛”文化,推动蒙城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蒙城县乐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作者:王程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