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我省探索“新双季稻模式”
【字体: 】【2022年08月05日】【责任编辑:于梅】【阅读:1200 次】

  我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稻作类型丰富,常年水稻种植近3800万亩,其中双季早晚稻近500万亩。近年因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我省双季稻种植面积下滑。安徽省农科院稻作技术创新团队针对安徽水稻生产实际,强化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强短生育期优质高产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建了“早稻机插—低留茬机收再生”的“新双季稻模式”。

  与传统的双季早晚稻种植相比,该技术模式减免后季稻的育秧、整地、机插等环节,具有省种、省秧田、节肥、节水和节约用工等优点,折算每亩大田节省生产成本400至500元。与常规的再生稻种植相比,因为优化头季和再生季的光温资源分配,将头季稻成熟收割期提前到7月上中旬,为再生季多争取有效生长期20天左右,采用低留茬机收头季。可以在稳定头季产量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再生季产量水平,同时因为低留茬再生,再生季水稻整齐度、米质进一步改善。

  近三年,该技术模式在安徽沿江地区成功示范应用,不仅有助稳定双季稻生产,而且因为再生稻稻米的良好市场口碑而得到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的欢迎。

  在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指导下,今年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在该县同大镇二龙社区和郭河镇广寒村实施“新双季稻模式”,示范面积1124亩,水稻头季选用优质高再生早籼品种“陵两优268”,3月中下旬工厂化育秧,4月中旬机插,采用平衡栽培管理技术。

  7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了以知名水稻专家、全国再生稻首席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该示范片进行现产测产,其中328亩核心方头季水稻,按照测产验收办法,全天机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715.1公斤,创造了安徽沿江新双季稻模式头季稻高产新纪录。同时,头季采用低留茬(20cm)机收,为再生季腾出了足够的营养生长时间。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农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