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基层一线  正文
舒城县张母桥镇:种植为媒延伸“扶贫产业链”
【字体: 】【2019年05月14日】【责任编辑:萍萍】【阅读:420 次】

  近年来,舒城县张母桥镇加大落实产业精准扶贫举措,不断延伸精准扶贫产业链,系紧了企业、集体经济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共同体链条,呈现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有龙头企业拉动、有致富能手带动、有集体经济推动、有帮扶产业促动”的良好局面,切实增加了农民尤其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收入。

  该镇白果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措施,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大力发展樱桃、毛竹、油茶、蓝莓等各类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优势产业冲先锋

舒城县张母桥镇:种植为媒延伸“扶贫产业链”.jpg

  地理环境原因,白果村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是竹子生产大村,162户贫困户都有自家的毛竹林,竹子种植面积多达2000多亩,非常适合发展竹子深加工产业。该村通过竹子收购、竹子粗加工等方式,提高毛竹资源的附加值,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丰富的毛竹资源还带动了该镇竹编产业,走进农户家,十家农户就有一家在编竹篮。该村传承发扬传统竹编手工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竹编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使传统竹编工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让竹制品走向高端,该镇开启了从粗制到精编的“改革”,竹编制品也由单一的簸箕、背篓等扩展到竹包、竹盒、茶道托盘等各种精致的竹编工艺品,竹编产业也在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集体发展促特色

QQ截图20190514152957.jpg

  位于白果村的车厢沟组地处幸福山东麓,平均海拔300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樱桃生长的理想之地。现已形成特色车厢沟樱桃采摘林100亩。

  涂到明是车厢沟组的贫困户,今年71岁,家里6口人仅靠女婿一人外出务工,两个小孙女还在上学。今年樱桃大丰收,老夫妻俩靠卖樱桃,就有了四五千收入。“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前几年,交通不便,樱桃不易储存,卖的量少价格还低,通往车厢沟的道路又窄又陡,樱桃丰收了却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好多人慕名而来,路也修成了水泥路,大家都开车来亲自采摘,15元一斤还抢着要!”涂到明高兴地说,贫困户们靠着樱桃尝到了甜头,有了奔头。

  小果实促进大增收,15元每斤的樱桃让白果村车厢沟组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人户均增收5000元,掉下来的樱桃还能作为种子卖出2元每斤,带动了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该村脱贫攻坚正向纵深发展。

  该村还高度重视油茶产业集体发展,把油茶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来抓。通过“大户+农户”的形式,在该村就有700亩地被流转,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参与日常林间管理和除草摘果获得劳动收入,可实现年人均增收约3000元。

  龙头企业添动力

  在白果村蓝莓基地,130亩蓝莓树苗已经长高了。徽佰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建设了高标准苗圃选育和有机蓝莓种植示范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集现代农业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种植和产品深加工一体,形成蓝莓产业的一个完整生产链。该基地采取“公司+示范基地+蓝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自主经营的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自我研发技术为核心、 以品牌经营战略为重点、以示范基地为中心、以专业协会为纽带,带动农业公司、农民种植蓝莓,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极大地促进了该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特色产业的形成。蓝莓产业预计每亩产值收益12000元,带动30多户贫困户就业。今后该镇将打造800亩以上蓝莓基地,白果村将占1/3,对该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持续增收有很大帮助。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以现有的张母桥镇内苗木基地为依托,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公司现有业务,决定带领白果村贫困户走林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工程模式:统一发放种苗,统一供应材料,统一检疫防治,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产品。为了保证种养业的产量效益,公司会经常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切困难问题,给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更多更大空间。目前在村内发展苗木花卉基地168亩,20名贫困户在这里被雇佣,年均增收2000元。

  “生态就是优势,生态就是财富。”该镇白果村党支部书记胡仁贵介绍:“我们将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战略,以种植为媒延伸扶贫产业链,推动全村土地流转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走出一条具有生态特色的扶贫之路!”

( 来源:舒城县张母桥镇信息站 作者:邱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