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基层一线  正文
贫困山区农村发展如何让面子美、里子更美——以金寨县燕子河镇杨树村新农村建设为例
【字体: 】【2018年10月23日】【责任编辑:萍萍】【阅读:1129 次】

  天堂寨麓,淠水之源, 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杨树,矗立于大别山腹地金寨县燕子河镇的一个小村庄中。大杨树所属的村庄,因这棵树而得名杨树村。这个只有19平方公里面积的小山村,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约1300人,水田2700多亩,茶地约1000亩,山场面积23000多亩,平均海拔在700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农林业资源丰富,村民勤劳朴实,但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严重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

  山峦叠障,沟壑交错,森林覆盖率达到88.6%的杨树村在2016年仍然是国家重点贫困村,于2017年底才正式摘掉了贫困帽子,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了1.58%。仅仅依靠上级扶持,无法长期有效地维持稳定脱贫的状态,也无法带领村民过上增收致富的理想生活。不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收入走出了大山去城市务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占据了村庄居住人口的大部分。用什么方法才能彻底防止贫困反弹,如何发展、怎样致富,是杨树村需要重视的最主要的问题。

  一、村庄美起来,群众腰杆应直起来

  2016年以来,美丽乡村、宅基地改革、危房改造以及两个搬迁等惠农政策,让农村群众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之基渐渐丰满。深山里,没有大刀破斧的勇气,便没有改变现状的决心。杨树村村两委在燕子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动员群众,结合宅基地改革和两个搬迁政策征地基、建新房。以前,村中每走几步就能见到的危旧房屋逐渐减少,两年多的搬迁工程,让杨树村中心小街变得更有规划、更加整齐,让高山上的群众更热闹地聚集在了中心村庄里。

  “我身体一直不好,经常要去镇里卫生院看病。之前住在山上,到我家的路遇上暴雨或者大雪,就没法骑摩托车下来了。因为路又湿又滑。住在上面的时候,骑摩托车去一趟集镇上来回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住在中心村庄了,去集镇采买都方便多了,坐车去外面也方便了。党的政策好啊,老宅退了,再加上危房改造和扶贫的搬迁人口补助,我在这里盖新房根本没欠钱。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家住杨树中心村安置点的贫困户余某跟我们说道。

  杨树中心村安置点有三处,汇集了近百户该村参与搬迁和宅改的贫困户、移民户以及一般农户。在如火如荼的搬迁大潮后,现在的杨树中心小街更富人气,道路两旁小楼林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小山村已大变样。杨树村农民文化乐园建立在中心街头,为农村群众传播政策知识、举行文娱活动提供了便利。文化乐园小广场的电子显示屏,白天宣传政策,晚上不时为农民们播放一些文化纪录片,给深山的老百姓单调的日子增添了些许生活情趣。农民文化书屋里,从种养知识、卫生教育到历史文化的书籍应有尽有,

  医疗政策让农民受到更多实惠,教育普及让农村学子远离辍学危机,畅通工程让村里的水泥路变得更宽,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让脏乱差的河沟不复再现,中心街的文化墙描述着农村生活的惬意,表达着村民们对收成的愿景。凉亭摆柳,池塘风荷,绿化项目让乡村变得更赏心悦目,整齐的路灯让夜晚氤氲在蛙声中渐渐平和。为群众做实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让过去的破败村庄终有了今日的新面貌。杨树村整体建设逐渐成熟,贫穷的小乡村变成了美丽的新农村,但这仅仅只是颜值的提升。杨树村的群众虽然住在了安全的新房中,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腰杆渐渐直起来了,但他们更需要实现物质生活上的富足,才能真正走上小康之路。

  二、增收快起来,农民钱包要鼓起来

  曾几何时,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有地便意味着饿不着”。祖祖辈辈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在新的经济模式下,逐渐发现,有地也可能吃不饱饭,更有可能无法养活一家人。靠天吃饭意味着收入难以保证,而且种地的收益远不如打工来的快。所以,他们走出了深山,出去务工。这些在外务工的收入,有时候并不足以支撑家庭的开销,务工农民越多,农村的土地也就荒得更多,这让留守在家的劳动力也渐渐丧失了靠土地增收的信心。因为没有更好的农业发展计划,土地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牵绊。

  杨树村也面临着这一困境。荒地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利用起来,带领群众增加收入呢?2016年,我县号召在各村建设村集体光伏电站,这一举措直接让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实现了0的突破,不仅有偿流转了农户的土地,让农户多一笔增收,也让杨树村村集体经济每年直接增收约10万元。

  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扶持力度。特色种养业奖补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了农业生产增收之路,杨树村涌现了一些因养羊、养猪和养鸡等实现脱贫的例子。高山茶叶、蔬菜种植让荒地渐渐被利用起来,天麻种植重新打响了地道山货的名声。脱贫不脱政策的产业发展保障是贫困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他们在脚下这片让他们曾经失去信心的土地上重新劳作。杨树村号召大户带动发展扶贫产业基地,推动西洋参种植和本土茶厂建设,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另一方面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学习空间。结合五猴山、佛顶寨的独特旅游资源,杨树村、张畈村和龙马村加强合作,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地游客,发展本土农产品品牌,号召村民行动起来,做好做强农家乐、农家小院等山区旅游服务业。结合就业脱贫奖补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政策,杨树村符合标准的在外务工和在家务农贫困户均可得到奖补资金,这为贫困劳动力增收又提供了一份保障。

  2017年,杨树村主动配合燕子河镇大峡谷旅游接待中心发展项目。该项目通过发展股份制形式的法人经济实体,由各村投入部分集体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股份来源,以入股形式进行资金整合,进而提高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级经济实现新突破。燕子河镇大峡谷旅游接待中心已于2018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将为杨树村每年增收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底,杨树村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终于实现了贫困村摘帽,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58%。这是燕子河镇党委政府正确指导的结果,也是杨树村两委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杨树村贫困户自强不息的结果。

  2018年7月,杨树村为本次1291名村民每人打卡发放了30元的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分红虽少,但这却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历史性事件,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在党的惠民政策下,贫困山村已经能够摆脱过去的旧面貌发展经济,走在小康的奋斗之路上。

  三、标杆立起来,文明乡风需正起来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从基础设施上改善,从物质生活上提高,更要让山区群众摈弃封闭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使文明新风在农村新居中荡漾。

  文明乡风首先要从整洁的村容村貌做起。群众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农村环境整治成不成功关键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杨树村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十分重视三线三边工作。结合贫困户“六净一规范”工作,该村加大力度集中拆除老房存在的棚圈围栏等,号召村民积极主动配合工作,做好门前卫生工作,学习垃圾分类,自愿投入、自觉约束、自我管理,自己受益,为杨树新气象奉献自己一份力。

  文明乡风还要从孕育良好家风做起。为更好地带领农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杨树村近几年加强好媳妇、好婆婆、美好家庭、孝顺儿女等活动的评选,旨在树立典型标杆,让更多的人去学习。杨树村更呼吁村民们看言传身教比父母和蔼、看勤俭持家比夫妻和鸣、看孝老爱亲比家庭和顺、看互帮互助比邻里和睦、看干净整洁比环境和美、看村规民约比社会和谐。以一系列评比活动为抓手,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探索建立乡村道德激励机制。

  文明乡风也要从摒弃糟粕做起。杨树村两委为稳定村内和谐秩序,对村霸恶霸和赌博现象坚决打击,并呼吁村民去除封建思想,红白喜事小办、简办,杜绝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利用文化艺术节目下乡、广场舞比赛和遗留文化传承等活动,号召村民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近年来该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文明乡风更要从干部带头做起。杨树村两委干部为推动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植根农民群众头脑,带头讲文明,带头宣传新风气。杨树村利用计生和扶贫走访等工作,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为主题,广泛入户开展文明礼仪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杨树村干部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约束。小事讲文明,大事树榜样。该村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了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几年嬗变,凝聚多少心血。现在的美好新杨树,也将是无数农村日后的模样,发展路上的努力奔跑,是杨树村两委带领村民向幸福奔跑。虽然已迈开一步,但与富民安居的理想仍有距离,我们要走好一条很长的发展之路。

( 来源:金寨县燕子河镇信息站 作者:张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