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启动
【字体: 】【2009年03月30日】【责任编辑:凌洁】【阅读:785 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规定,国家林业局将正式组织启动第四次全国性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这是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3月26日召开的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电视电话会议上宣布的。本次监测结果计划于2010年6月17日前公布。
 
    此次监测工作将调查全国除上海市、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区、市)近900个县的470多万平方公里,现地调查的图斑将超过500多万个,参加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基层技术人员数千人,将历时一年半左右完成。此项工作已在2009年初正式开始准备。

    本次监测将采用以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相结合,利用遥感资料区划图斑、现地调查监测因子的技术路线,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进行全面监测。监测结果将具体反映到以乡为行政单位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分布,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科学评价和分析防沙治沙成效。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每5年开展一次,我国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4年开展过3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经过1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集宏观监测、年度趋势监测、定位监测、专题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和工程效益监测为内容的监测体系,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荒漠化监测机构和队伍。监测成果为国家防沙治沙宏观决策及政策法规制定、沙尘暴灾害预防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监测结果也为国家履约工作赢得了声誉。鉴于我国荒漠化监测的影响,在2007年召开的荒漠化公约履约审查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专门做了荒漠化监测经验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因此将中国选为全球土地退化评估项目的六个示范国之一。

    本次监测将在总结前三次监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提高监测方法,应用新的遥感技术,推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监测信息化技术手段,并通过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把全面监测与专题调查结合起来,把查清现状与研究动态结合起来,把反映沙化实际与体现治理效益结合起来,以确保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可靠。

    此次监测结果计划于明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前公布,提供截至2009年的全国各类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的分布、面积和2004年以来的动态情况,并对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发展趋势、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还将建设一个能反映省、市、县、乡的荒漠化和沙化分布、面积及相关因子动态变化状况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去冬今春以来,我国北方连续较长时间的干旱,对沙尘暴形成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沙尘暴形势严峻。对此,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措施,做好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

(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苏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