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农村工作通讯:H7N9冲击波
【字体: 】【2013年06月08日】【责任编辑:于梅】【阅读:1009 次】

  自2013年3月底以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确诊数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截至5月2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1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另有台湾1例),其中死亡36人,康复72人。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由此引发的“谈禽色变”给养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吃肉”一度被中国人看作衡量生活富裕程度的标尺。直到今天,畜牧业的发展状况仍然密切关系到公众的饮食质量,从而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畜牧业产值大约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3。更为可喜的是,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在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说到,畜牧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国畜禽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随着各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不断增加,公众的消费恐惧开始弥漫。活禽市场关闭、家禽被焚烧或掩埋、种鸡苗被处理,H7N9在我国掀起一场禽流感遭遇战。

  H7N9遭遇战,改写增长曲线图

  在近几年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禽类消费量逐年提高,其中禽肉消费量占到肉类总产量的20%。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秘书长宫桂芬介绍,从2001年到2011年,1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分别增长了51%和60%。禽业一路增长的曲线图,来之不易。

  过去几年,我国种鸡、肉鸡的产量和价格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产业发展总体向好。自2006年起,我国国产的祖代蛋种鸡更新量占祖代蛋种鸡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从30%增加至2011年的59%。2011年企业商品代雏鸡是3.57亿只,比2010年增加24.2%;商品代蛋雏鸡销售量达到16.13亿只,且平均消费价格是3.46元,比2009年增加40.08%。白羽肉鸡的存栏量逐年增加,2011年存栏98.37万套,进口量达到110.38万套,比2006年的68万套增加62.32%。

  至于鹅鸭,我国产量则占到世界产量的绝大份额。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1年我国商品鸭存栏量为8.16亿只,占世界鸭存量的66.8%,鸭肉产量为400多万吨,占全世界的69%,出栏量为28.48亿只,占全世界的77%。2011年,我国父母代种鹅存栏量为3.39亿只,占世界的89.8%,出栏6亿只,占世界94%,鹅肉产量143.89万吨,占世界产量95%。

  然而,不论产量和消费量如何增长,禽类疾病的高发风险始终是阻碍其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近10多年来,从H5N1、H9N2到H7N9,禽流感频频“光顾”我国,花样不断翻新,屡屡给禽类产业带来重创。事实上,H7N9并不是“新病毒”,它是少数能传染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之一。

  禽流感的全名,是“鸟禽类流行性感冒”,简单说就是禽鸟患的流感。人类得了禽流感,从本质上简单说也属于得了一种流行性感冒。但其实,流感与通常的感冒(季节性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流感病毒的感染,往往有全身的症状,以及高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字显示: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25万—50万人,1999年超400万人。与全球每年流感死亡人数相比,虽然这次在我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人数可谓寥寥,但毕竟人命关天,H7N9仍让消费者“谈禽色变”。活禽交易市场关闭,餐馆禽类菜品停供,养殖人员流失,来势凶猛的H7N9给消费者带来的恐惧、对禽产业造成的冲击均不可小觑。

  “高位跳水”,重创之下损失惨重

  由于消费者的极度恐慌与避食,自3月底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我国多地活禽市场被迫关闭,行业连遭重创。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李希荣表示,2013年4月以来,受H7N9禽流感的影响,中国家禽养殖产业已经损失超400亿元,几乎每天损失10亿元。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5月17日提供的数据,春节前白条鸡价格波动上涨,2月13日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的每公斤15.52元,随后波动下跌,5月12日达到今年以来最低价的12.97元,5月15日回升到13.51元,但仍比去年同期低4.2%。从交易量来看,第13周(3月25日~31日)开始交易量快速萎缩,第18周达到今年最小值,仅为第13周的41.3%,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8.8%。

  全国各地的禽业都经受着“寒冬”的考验。广东省农业厅5月21日晚间通报,此次H7N9禽流感疫情对广东家禽业的影响,大大超过了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时期,目前全省家禽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0亿元人民币。整个广东省禽销量仅为平常的20%甚至更少,家禽饲料产销量下降近60%。此外,广东家禽、蛋价格暴跌,禽类种苗严重滞销,肉鸽业亏损严重。5月13日,来自江西省畜牧局的评估,持续一个多月来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使鸡、鸭、鸽子等禽类产品遭受价格大幅下挫、滞销等冲击,江西省家禽养殖业损失逾10亿元,相当于年产值的一成。湖南省在经过全力正面引导后,终于在4月下旬迎来销量的小幅回升,但5月省内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后,家禽市场再次遭受重创。据长沙活禽交易市场数据情况显示,近期活禽交易量再度陡然下跌至每天3000羽,较前期下降70%。据统计,长沙市各企业采取焚烧或掩埋等方式,已处理家禽233.54万只,直接经济损失6398万元。来自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消息,在4月22日召开的部分家禽企业代表座谈会上,大家表示家禽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链紧张。据瓦房店市统计,该市8家肉鸡加工企业已积压产品3万吨,占用资金4亿多元;肉鸡生产价格和放养量全面下滑,肉鸡放养量减少30%,种蛋、鸡雏、毛鸡等价格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值,最高下降了94.7%,种鸡每产一枚种蛋,亏损1.3元,放养企业每放养一只鸡,亏损5元~6元,亏损额度达到最高值。

  养殖企业所遭受的损失或将危及禽类产业后续发展。据《经济日报》报道,北京爱农养殖基地正常情况下每个配送日配送冰鲜鸡100只,禽流感开始后逐渐降到50只、30只,4月10日左右配送量已经下降到零,并持续至今。养殖基地15000斤冰鲜鸡的库存容量现在已满。总经理陈连山说,爱农养殖基地有50个工人在一线生产,其中有一半的工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安全有离职意愿。同时,4月、5月正是发鸡雏的时候,这个时候禽流感集中发生,致使许多养殖户订好的鸡苗就不要了。由于此时养殖户和养殖量减少,等市场好转后没有足够的禽类产品满足需求,可能会引起禽产业新一轮的价格波动。此外,由于禽流感病毒有多个亚种,对疫病的投保变得难以操作。

  在5月19日于湖北武汉召开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专家表示我国家禽行业从业人员甚广,牵扯面甚大,禽业遭受冲击关乎成千上万养殖场(户),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深远。其中,消费者对禽产品产生的误解,给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应对禽业“寒冬”,扶持政策频出

  在多次经历重大突发事件后,我国应对疫情的行动之迅速和有效,受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考察组肯定。他们在结束了对北京、上海为期5天的考查后表示,中国的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堪称典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禽产业发展。5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稳定家禽业发展问题,出台家禽业生产扶持政策,对祖代种鸡企业进行一次性补贴,同时对家禽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行短期贴息。在中央加大家禽产业政策扶持的同时,近日河南、山东、重庆、广西等4个省(市、自治区)以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出台种禽场和养殖场补贴、企业收购加工补助等扶持政策,目前已有10个省份陆续出台家禽生产扶持政策。

  农业部、财政部、保监会等各部门联动应对,也是我国控疫得力的一大优势。5月14日,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以及上海、江苏等11个重点省市兽医部门负责同志,在京召开专家研讨会,进一步部署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资金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6亿元资金主要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并对家禽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短期贴息。同时,鼓励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家禽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加大收储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国保监会4月15日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做好家禽保险禽流感责任理赔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落实农业保险的理赔工作、及时启动重大灾害理赔工作预案起到积极作用,为农户开发、提供了更好的保险服务。

  提振消费信心,尽快走出低谷

  农业部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组成的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联合考察组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类食用禽肉或禽蛋会感染禽流感病毒,食用熟制的禽肉和禽蛋是安全的。在武汉召开、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部门官员在会议现场尝食家禽美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消除因H7N9禽流感留给公众“闻鸡色变”的心理。会上,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提出,当前要让家禽业回升的首要任务是提振社会消费信心,因此专家和有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正确对待禽流感和家禽产品。与会企业代表、专家等一起号召“科学应对疫情,无需闻鸡色变”。

  经历过2010、2011年好形势的人也曾打趣说:“只要不闹病,养什么都赚钱,一旦闹了病,养什么都赔钱。”这些年,一方面我国禽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却始终面临着空间布局不合理、标准化设施化程度不高,以及环保压力大等挑战。较大数量的散户养殖,不规范、条件差,容易导致疫病发生,而且监管难度大。北京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陈余说,禽产业需要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让产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H7N9禽流感重创禽业,事实上促使了行业重新洗牌,客观上为禽养殖业加快升级、重建信誉提供了契机。

  蛋肉价格下跌、种鸡滞销,给农民增收带来较大冲击的同时,也影响了下一轮的稳定供给。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如果我们的生产能力由于这次疫情遭受到重大的挫伤,那么下一轮禽蛋产品供给会出现大幅度的短缺。一旦出现短缺,价格又会暴涨、反弹。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保护我们的生产能力,让我们禽蛋产品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生产。他认为国家对这些企业、养殖户,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包括采取补贴等等这些政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也表示,这次禽流感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征,保护生产能力的当务之急是给予企业和农户资金支持。

  在第六届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家禽产业要走出低谷,除了提振社会消费,还要调整自身内部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央视财经评论》中建议,首先我国的农业型保险体系应该建立起来,尤其是针对养殖业;另一方面,也是最核心的,今后我国的家庭养殖应慢慢过渡到比较现代化的工厂型养殖。因为家庭对付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如果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改善养殖条件,抵御风险能力可以得到增强。目前,禽产业的疫病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很健全,大部分损失压在了企业和养殖户身上。对此,有的专家认为,在疫病爆发时给予企业和养殖户财政补贴作为救急措施是及时有效的,但从长期生产上看,更需要赋予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稳定的保障机制以确保他们具有风险应对能力。

  李国祥说:“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就是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此次H7N9禽流感带来的冲击不仅仅表现在蛋肉价格下跌和后续供给乏力上,还有消费者恐慌心理的弥漫造成的对食品安全信心的缺失。打好禽产业“保卫战”需要的是更加全方位的机制完善和不遗余力的发展模式探索,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疫情。应对H7N9的冲击,关乎养殖农户、养殖企业,更关乎全民食品安全;促进禽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在当下,更在未来。

(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锦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