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正文
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跑起来”
【字体: 】【2018年10月11日】【责任编辑:鹏鹏】【阅读:1121 次】

  “听说这里有农机新技术展示,俺带着合作社的社员们来看看。 ”9月29日,蒙城县良华家庭农场负责人赵良华特地起了个大早,驱车20多公里赶到小辛集乡城西村。

  城西村村部门口的田地里,整齐地排列着数十台农机。“今天是我省首届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现场将演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新技术、新机型。 ”省农机推广总站站长江洪银介绍,2015年以来,全省围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突出攻坚机械化种植、机械施肥、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薄弱环节,全程机械化推进成效明显。

  购机补贴政策引导

  “购机补贴的政策引导,是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关键。 ”省农委党组成员胡刚说,近年来各地按照“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的政策导向,不仅增加了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及烘干环节重点机具的有效供给,也对薄弱环节实施了精准补贴。如,亳州市2017年安排4000万元支持标准化机库棚建设;合肥市对新建达到市级标准的全程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按大、中、小标准分别给予160万元、100万元、6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水稻机插秧作业和土地深翻作业,按40元/亩、50元/亩给予作业补贴等。

  在对全程机械化生产敞开补贴基础上,今年我省还将本地农业生产有实际需求的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全部实行敞开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并积极开展植保无人飞机等新产品补贴试点。在补贴政策拉动和市场需求带动下,我省突破了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所需机具的“瓶颈”。全省农机总动力于2017年底迈上7000万千瓦台阶,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达到25.9万台、20.6万台、3.19万台、1.27万台、6.1万台,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5.3%、5.2%、8.4%、33.3%和6.7%。

  培育发展服务组织

  我省农机全程机械化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推动。 “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打通农业综合服务 ‘最后一公里’,实现‘购、耕、种、管、收、售’等六大作业环节的重要保障。 ”胡刚告诉记者,为培育适应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服务主体,省农机局2017年安排1500万元扶持建设100个省级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给予每个中心5万元~20万元的建设补助。 2018年机构改革后,省农委继续安排1280万元再新建140个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

  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设大中小型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112个,新增部级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社88家,总数分别达到82家和526家。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在活动现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演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马铃薯亩产一般在4000斤左右,1斤市场批发价大约1元,全省基本上所有地区都适宜种植。”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廖华俊向记者介绍,马铃薯不仅亩产高,还能消化吸收稻田秸秆,“1亩马铃薯可以吸收两三亩的稻田秸秆。 ”他表示,去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界首、临泉等地已经实现半机械化种植。

  “现在传统粮食的价格不行,马铃薯作为主粮的替代品近几年效益不错,我想着把技术学到手,好回去给大户们推广。”肥西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黄守兵坦言,这次现场演示让他信心十足,“只要回去把仓储问题解决,就一定能推广成功! ”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也是全程机械化的重要助力。 ”胡刚表示,今年我省举办了全省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培训班、大豆种植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水田病虫害高效防治机械化技术现场会等,各市、县也举办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促进了我省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已达1614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47.5%;玉米机播面积1238万亩,机播率94.2%,机收面积1053万亩,机收率80.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油菜机收面积444.5万亩,机收率59.19%,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