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完善监测体系 强化创新驱动 不断提升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字体: 】【2018年09月17日】【责任编辑:于梅】【阅读:1030 次】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性气候、高原气候与沙漠气候的共同影响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极端脆弱区。武威市也是传统农业大市,是西北重要的蔬菜瓜果、粮油及肉类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近年来,武威市气象局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和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监测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完善监测体系,夯实服务基础

  近年来,针对武威市气候和生态实际及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先后建成一级生态气候站1个、一级农气站1个、二级农气站2个、区域气象站96个、地下水位自动站4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7个、土壤墒情普查点36个,建立温室蔬菜、酿酒葡萄、藜麦、枸杞等农业气象监测试验服务示范点27个、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3个,建成现代日光温室试验中试基地、作物水分试验观测场和生态与农业气象实验室,编制完成了武威市生态气象遥感中心建设方案,制定了生态气象遥感业务服务流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网点监测、多要素采集的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体系。

  按照中国气象局全国七个生态气候站网的建设布局,武威代表荒漠(绿洲)生态类型,于2005年成立了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占地160亩。站内安装了大气边界层、近地层涡度相关、太阳辐射平衡、土壤热通量、近地层沙尘通量等观测系统和大型蒸渗计、自动土壤水分等观测设备。开展荒漠区大气、生物、土壤、水环境4大类45项观测。大气要素包括常规气象要素、大气边界层、近地层通量、辐射以及大气化学成分等23项;生物要素包括荒漠植物发育期、高(长)度、密度、干物质、覆盖度、产量以及荒漠林草自然物候观测、生物多样性调查等8项;土壤要素有土壤湿度、干土层、风蚀厚度、沙尘通量、沙丘移动、沙漠边缘进退、土壤物理化学成分等9项;水环境要素有地下水位、降水渗透深度、积雪厚度及山区积雪面积、水库水域面积等5项。形成了专业化、全覆盖的生态气象监测网络。

  二、强化创新驱动,拓展服务领域

  围绕当地“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发展特色,以“三农”气象服务专项为支撑,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一是开展日光温室作物小气候试验研究,建立了25种日光温室主栽蔬果不同生育期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为武威全市40多万亩日光温室蔬果种植提供精细精准服务。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小气候智能管理系统,开发了“温室管家”APP客户端,该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华风杯”第一届全国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专业气象服务类二等奖。成立了武威智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推广日光温室小气候智能控制相关设备,目前已在武威、张掖、酒泉、兰州、宁夏等地推广应用1000多套,实现了对日光温室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二是针对武威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的优势,对枸杞、藜麦、皇冠梨、高原夏菜等8种特色农产品进行气候品质认证,实现互联网随时查询相关认证资料,为创建优质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增效提供了气象科技支撑。三是在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宜出土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适宜收获期、适宜埋土期预报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等,为全市25万多亩酿酒葡萄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周年生产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体系。四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开发了气象为生态和农业服务业务系统,强化特色预报,形成了8个生态类、39个农业类的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开办了《农业气象服务》电视节目,每周19次在市电视台3个频道播出,为农户提前预防气象灾害和做好农事安排及时提供生产建议。开通了《武威天气》、《武威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生态和农业气象服务受众面不断扩大。凉州区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全国第一批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区。

  三、聚焦生态建设,提升服务效果

  围绕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积极开展生态监测、生态系统演变评估以及生态建设决策气象服务。利用生态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发布全域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荒漠区干旱监测分析等生态服务产品,每季度、年度发布《生态监测公报》,分析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要素变化特点、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提供科技支撑。定期发布祁连山区积雪覆盖、水库及青土湖蓄水的动态信息,为政府及水利部门调控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为改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全市63个作业点一年四季开展规模化生态修复型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加了降水量、河道来水量和祁连山区冰雪储备,为提前8年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2020年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9亿立方米的约束性年度指标做出重要贡献。制作了《青土湖生态变化图册》,完成了《青土湖周边地区生态及小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中期评估及后续项目申报立项、武威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立项提供有力支撑。武威市气象局被市委、市政府连续16年授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四家国家级媒体、省广播电视总台等新闻媒体就武威气象为生态和农业服务工作多次进行宣传报道。

  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服务技能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先战略,紧紧围绕生态气象、农业气象等,凝练科研项目,强化科研成果对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支撑,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形成了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先后参加了河西走廊山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响应模拟试验研究、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研究等科技部行业专项,主持完成了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生态气候研究、荒漠化监测及生态资料业务应用研究等10余项项目研究。加强多部门交流协作,与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等单位开展气候和生态变化、水分利用、农业适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联合开展病虫害调查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评估,联合发布服务产品。形成了定期交流、访问、合作的工作机制。

  近5年,生态与农业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获厅局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生态与农业科研论文30余篇。1人入选甘肃省气象部门“十人计划”,2人入选中国气象局西部人才,4人晋升为应用气象高级工程师,1人被省局评为青年杰出人才,3人获甘肃省技术标兵, 4人获全省气象部门双文明标兵。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刻领会、落实中国气象局有关部署与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好经验、新做法,坚定信心,创新思路,不断提升生态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一是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设,增加卫星遥感监测和地面观测项目,建立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加强生态和农业气象试验研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三是建立完善精细化的生态和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和产品体系,提高气象服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